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那时候道家的文化是受批判的,因为要批判才让我们接触一些原文,当时只觉得里面谈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是近几年看了一些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留下来的东西,可能是年龄原因使我更多地理解到其中的道理,特别是因身在企业而感悟颇多,真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万事万物之成,必有其道;大道自然,事成之本;物有物道,商有商道;遵其道,行其事是百年企业之根”。
管理,我认为首先是把人的事情管好。韦尔奇在《赢》一书中写道:“一个优秀的总经理,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企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硬件只代表了资本的实力,人才能表达出企业的优秀;管理是由两个字组成,如果把两个字分开,我认为“管”是企业的低层次需求,也就是基本要求,而“理”是企业的高层次需求,因为只有让所有的企业人都明白了“理”,人才能全力以赴去做事情。在企业中一般管理者去做“管”的事情,而高级管理者必须去做“理”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管人更难的事情,没有哪个大学会教你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因为这些东西教也教不会,所以全球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并不是出自于那些名牌大学,而管理者的优秀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他的实践和“悟性”,因此说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情商对事业成就的影响非常大,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管理者对自己的职务很自爱,觉得管理者就是把别人管好,端个臭架子放不下,管理者就变成了一个发号施令的人,结果是有令不行或者是行而不通。老子说:“圣人做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个人能管理好一群人,可谓之本领。有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用强硬的手段把一群人表面上给管住了,但他们心里很不服气,结果绩效低下,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这在管理上犯了一个大忌,因为管理的核心就是绩效问题,绩效上不去还谈什么管理。管理者认为既要把人管住又要绩效提高是一对矛盾体,事实上不是这样。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会让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不仅接受管理甚至不用管理,他们主动把自己融于企业中,主动创新并提高绩效,这样的企业能不发展吗?
管理者没有威信就很难管理好企业,没有威信的管理者与下属的沟通一般都存在问题。有很多管理者认为有了权力就有了威信,事实上权力和权威并不是对等的,权力代表不了威信,董事长金卫东说过一句话我认为非常有道理:公司可以给你权力,但给不了你权威。有威信的管理者一般会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权力放在第二位。如果管理者把权力看得很重,沟通就会出现问题。老子说“洼者盈”、“低者通”,意思是水总是要流到低洼的地方去,所以洼的地方总是充盈的。做管理者也是这样,如果你把权力看得很重,把位子摆得很高,你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低者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高高在上怎么能使沟通变得顺畅呢?老板办公桌对面总是有一把比老板椅小一些的椅子,员工坐在那把椅子上跟你沟通,心里一定不会舒服,沟通也会变得不畅,我是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的,我看调过来好一些。
现在看管理者的“修为”对企业发展影响非常大。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加强各方面“修为”。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让我给他的孩子讲一讲,当时我问这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孩子:你将来想做什么?他说他想做个大企业家,我说你知道做个企业家需要的条件吗?孩子说,肯定要优秀。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我说如果不优秀可不可以领导一群优秀的人去创业,他说不可以。我说,一群狮子会不会选一只羊当领袖,孩子说,不会。现实的企业中也是这样,人才一定会选择优秀的企业,而优秀的企业一定会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没有人愿意被不优秀的人领导。在企业选择管理人员时,如果让学历低的人去管理学历高的人,经常会出现下面的人不服气,管理者又担心位子会不会丢掉,招聘人才时就不愿意招比自己学历高的人,管理者的私心就会毁掉这个队伍。上帝在这个问题上是公平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当中一定是 优胜劣汰。
不争是一种境界,管理者不仅不去争好处,而是争着承担责任。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事实上老子讲了一个不争之争的道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在确定我的股份时金总说:“股份确定为这些,你看可以吗?”当时我说非常好,我没意见。事后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一点儿都不争?我说,没什么必要,金沙贵宾做得好有一点儿就足够了,如果金沙贵宾做的不好,我有再多也没用。老子对水的评价很高,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有自净的能力,水总是流向低洼的地方,从来不争,却是万物离不开的资源。做管理者要能像水一样,其境界之高可想而知。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写到我 有 三 宝 , 持 而 保 之 。一 曰 慈, 二 曰 俭 ,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我看这也是做管理者的三宝。影响一个人进步提高的很大问题是“私心”,做管理者总是把个人的私欲放在首位,事情就很难做好。当然常人很难做到像佛教讲的“色戒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境界,但起码做管理者要知道什么是大局。
要做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要用“心”来做事,别演戏、别做表面文章。2002年有一次在车上金总问我,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我说从做畜牧工作至今只是在电影里面看到辽阔的草原,马群在草原上奔跑,一直没有机会去真正的大草原看一看。时隔三年我在北京三元金沙贵宾接到金总的电话,他说:“你明天早上到农科院饲料所”。我问,“干什么?”他说:“来了就知道了”。我去了以后金总说:“我们去已经禁牧三年的大草原锡林郭勒,三年以前你说过想去草原看看。”直到现在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都很感动,在我心里有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人值得我一生追随。老子曰:“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天 下 难 事 , 必 作 于 易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细”。我前一段时间因病住院惊动集团很多管理者和同事,纷纷到医院去看我,我非常感激。出院后我也在反思,如果一个在车间工作或其它岗位的普通员工住院了,我们的管理者也能这样去关心和爱护,那这个员工将来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用“心”来做事情,而不是用权力。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