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金沙贵宾品管经理 韩莎
读了《大野耐一的十条训诫》,受益匪浅。这训诫不只是教导,是忠告,是行为准则,同时也是鞭策,时时提醒我们自省,居安思危,做出正确的行为,在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体会。
在《大野耐一的十条训诫》全书阅读的过程中,我边读边做了大纲导图,每一条训诫都有深刻的感悟。
读完第一条训诫,我感觉到我们目前还有很多人确实存在旧思想,认为“劣质产品=失败=自己的责任”、不能有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不能被发现等,所以有了不合格产品先打包回收,再沟通后续怎么处理。后续的处理有时候很快,但有的时候确实很慢,这无形中就是浪费。因为未处理、隐藏,大家甚至不知道,所以不重视,导致问题再次发生,自然也就产生了浪费。比如小零件,因为不是现金,没有概念,成本意识不强,就像手机支付和现金支付一样,手机支付会觉得没多少,但是现金支付就会感觉怎么花得这么多这么快,所以我们需要可视化,让大家明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都与成本息息相关,深刻地去感悟,从而提高成本意识和改善意识。想起刚来的原料品控员曾经问我:“金沙贵宾这样一个大企业,还在乎节约这点东西吗?样品袋还需要重复利用吗?纸张需要双面写吗?”我回答说:“当然需要了,这都是成本,越是大企业成本的总额越大啊。”从中可以看出来,因为不接触、不清楚,所以他的眼里根本没有成本意识。但如果花自己的钱,还会这么想吗?节约成本存在点点滴滴中,要让大家可视,自己去感悟才能更多地减少损耗。
其次是讲到每天只工作1小时,时间不是要求,重要的是警醒大家提高工作效率,我非常有感触。在现代化社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劳动,这不是偷懒,而是高效率。记得以前要求统计投入产出差比的时候,虽然有每天的明细表,但不同线路区域要求、范围、畜种不同,每次品控员统计填写核对合计下来需要两个小时;还要统计区域30多家公司工作量,区域工作量、各类数据等都需要花费时间去计算核对。后来,我通过设计表格公式等方法,让这些统计工作尤其是投入产出表格达到了数据随时取,让品控员可以2分钟内完成不同数据填报,节省出来的1小时58分钟完全可以去做其他工作。所以大野先生确实很前卫,说得很对,要消除无用的浪费。
再就是生产必要的产品。当读到这部分时,我也在思考,我们是否还处于预测式生产?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改变现状,由预测式改为限量经营,生产能够销售出去的数量,现场做到增产及减产的结合,实现应对市场的弹性机制,避免过内控或过期导致的大量回机费用。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是根据销量预测结合订单来生产,也出现了过剩回机等现象,尤其是当市场调整较大或产品变化时表现更加明显,所以如何合理地生产出必要的产品确实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一个课题。
阅读第二条训诫,我主要学习了8个字——“竭尽全力,创新改善”。改善无止境,在生产现场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不断推敲,发现问题后,不要隐藏,积极主动提问自己为什么,不断思索找到根因,采取措施去改善。但很多时候我们就停在了这两步,比如没找到根因,找到了其中一项就以为解决了,再比如采取措施后未验证未观察就想当然地认为没问题,差不多了。这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思维,采取对策后验证效果,如果满意,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进一步,而不是“就这样了,挺好的”。工作也是一样,不断地提高要求,不断地改进完善,才能把工作做到更好。
阅读完第三条训诫后,我又被折服了。就像大野先生说的那样,“工作就是与麻烦事打交道,在困难下激发群众的智慧”。在现场,有生产员工也很努力地工作,但是缺少的就是“动脑”,现场的智慧。丰田是在困难情况下先想办法解决,先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再调整。这点我们确实需要学习,我们缺少的就是改善,比如在现场,发现问题大多是主管们讨论如何去做,设备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也想的是不行就买就换,但这些真的有必要吗?不尽然。我们也需要转变大家的观念,有些事情是否有必要?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改善?一起改变大家的思维方式,激发全员智慧,毕竟办公室员工确实有局限性,生产一线的好创意才更加实用。
阅读第四条训诫后我深有感触,就像文章最后说的,我们也需要反省一下,是否曾经有过因为自己或下属没做好简单的工作而抱怨的经历。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是的,实际上就像大野耐一先生说的那样,能够做好每件简单的事情就不简单了,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到怎么可以更好看、美观等,而是要放到怎么能更好地帮助做好每一件工作,怎么能更加标准化,怎么让我们的基础更扎实,怎么提升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做每件事都要认真,当出现问题时,立刻解决,且一定要亲眼去看解决得怎么样,效果如何,简单的工作不能因为简单在遇到问题时只是一句“下次注意”了事,一定要追根究底,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
阅读完第五条训诫后我学习到工作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到更好。在这期间,我们要学习和正确地理解管理工具,使用合适的方法合理地利用,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当然也不能照抄照搬,需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的人员一起讨论、思考,集大家的智慧同心同德,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让改善趋近于100分,还培养了现场人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家在工作中不断利用智慧融会贯通,不断地改善,从而增强大家主人翁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
阅读了第六条训诫后我首先就自省了下,岗位分配是否合适?有没有亲力亲为?有没有一起改善?有没有在下属疑惑的时候提出建议?有没有过每次把自己想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上司,首先我们不能滥用职权,当发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参与解决,亲力亲为,以身传教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现场人员的信任感,和现场人员一起讨论解决。在这期间,不能只根据领导提供的建议去执行,要思考,要加入智慧看是否可行,怎么更合适更好,一起努力,同时刻意培养和锻炼下属或现场人员的思考,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解决。这样的话随着习惯的养成,我相信办公室员工和现场员工关系一定更融洽,相互信任,各项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读了第七条训诫后,我首先就想到我们在接受任务时是什么想法,是否也出现过没开始就拒绝的想法。非常赞同大野先生的说法,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完不成,而是可能下意识地就找了客观的理由去抵触。所以今后我们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也应该是接受问题,根据现状去思考如何可以完成。在这期间遇到问题就要在实践中激发灵感,所有人集思广益,汇总大家的智慧,第一时间去解决每一个出现的问题,从而最终完成任务。另外感触最深的就是通过改善去改变表面忙碌的状态。就像书中所说,每天早出晚归,周六日加班,没任务就都打扫卫生,工人们大汗淋漓就是工作得好吗?并不是,产品质量并没有提高,我们需要仔细去分析有没有必要,有必要的我们肯定要坚持,没有必要的我们如何去改善目前的状态,从而让大家更轻松、愉快、高效地完成工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阅读了第八条训诫后,我发现我们实际上大多数工厂也存在着书中类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交付,半成品或中间品较多,有一些问题就被遮盖。当销量猛然提升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我们也可以学习大野先生的精神,压缩半成品或成品情况,暴露问题,看看具体哪些环节有问题,有改善的空间,针对暴露的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可以促进大家动脑,去想更好的方法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就是要重视现场,不要坐在办公室里讨论解决方法,要以车间现场为主,真正地去了解每一个环节,不要只看生产数据,实际上谁都知道生产数据也是可以作假的,就是真实统计也可能是有偏差的,所以不要一味地浏览报告、报表,一定要去现场,从根本上把控全局。
阅读了第九条训诫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四个字“以人为本”。书中提到的不论任何工作或是引入先进的设备,大野耐一先生都先重视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的,在实际生产工作时,我们也很多时候忽略了这一点,在现场中,我们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发现并解决问题。那么在改善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大家,以人为本,切实的去考虑如何改善,去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其次所谓标准,也一定是以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并在不断地改善中去修改维护。目前市场现状可能还存在标准是一套,实际又是另一套的两层皮现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标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服务经营,和实际操作是一致的,并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完善修葺。我们也需要自省,再核对我们的标准化手册、流程制度、操作规程是否有不合适的和改善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阅读完第十条训诫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站在客户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和供应商、客户实际上都是命运共同体,都是利益链,要一起努力尽量使大家都换来利润最大化。对我们而言,要和客户实现共同获利,合作才能长久,所以我一直也认为投诉不可怕,投诉次数多也不可怕,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要忽略问题,不要害怕担责任而躲避,要正视问题,立刻解决,一起探讨、调查,分析、深入思考,找到根本的原因去杜绝才是至关重要的。且我们要一直践行,但说实话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多时候在细节解决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么下一步就是去改善,达到更好更快速地解决。
总而言之,《大野耐一的十条训诫》书中的观点、小故事通俗易懂,且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很贴切,让我收获良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要提醒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