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养猪企业管理能力的几点思考
作者:关内生猪事业华北区总监 穆绍博
出差途中,眺望舷窗外风景,视野高远,风光无限,内心无比平静,有充足时间思考、总结、复盘,有感而发,遂成此文。
资金管控能力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公元前260年,作为历史上最惨烈战役之一的长平之战,主帅赵括纸上谈兵、轻敌冒进,粮草兵马断供,赵括与40万赵军葬身长平以惨败告终,从此改变了秦赵两国的命运。孙子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补给体系的管控能力能够在一场战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关系到最终战争的成败。
时间回到2018-2022年这一轮史上最强猪周期,起初在巨大利益的吸引和政府政策与资本市场融资的推波助澜之下,几乎所有有能力进入养猪业的人与企业都一窝蜂地疯狂抢滩养猪市场。当行情一旦进入低谷期,因资金的计划性、保障性及管控力不足,且没有融资补给的基础,只能通过变卖生物资产“被动去库存“来续命,即便2022年下半年猪价阶段性反弹,但圈里的猪已经不在了,最终倒在春暖花开的前夕。
繁华后的落寞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养猪企业经营的好坏不能仅仅看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更值得关注和研究。养猪的风险永远存在,并且波动性非常大,生物资产并非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是需要持续的现金流来支撑和保持有效库存的(饲料就是现金)。养猪企业长久生存之道,需坚持现金为王,并配合高效的资金管控力,稳中求进,滚动发展。
规模选择能力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未来在猪周期和非洲猪瘟双重影响下,周期的震荡幅度也许会更强,但周期的红利下依然暗藏着诱惑和陷阱,震荡会是高水平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同样也是一些做出错误决策和选择的企业被淘汰或者弱化的一个分水岭,行业大洗牌仍会激烈上演。
我们不得不警醒:
①生猪养殖是重资产行业,大踏步扩张的基础实际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大幅扩张,尤其当下资本的力量在养猪业中被阶段性地放大,盲目扩张和高负债下的发展,当行情急转直下之时,高得惊人的负债率就会变成了压倒骆驼的稻草;
②周期红利期的扩张发展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管理水平控制好规模节奏。对于没有高管理水平的产能扩张,规模不经济的瓶颈将难以突破,反而越激进越危险,激进即冲动,冲动容易导致失去理智,最终不仅失去了成长价值,很有可能成为毁灭成长。
邱嘉辉总裁在集团生猪养殖会议上提出过:“没有效率的规模是危险的,养猪企业的成长价值在于效率提升下的规模扩张。”醍醐灌顶明思路:适度规模+控制风险+高水平,切记戒贪戒躁。
安全纠偏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2018年非瘟进入国内,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猪场快速建立了场内外生物安全体系,也总结掌握了很多防控的经验。但现阶段突发的疾病风险仍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不确定性,生物安全是系统工程,不排除有猪场选址、布局设计、硬件建设、防控方案、管理模式等因素影响,本文仅从人员管理和防控方案两个方面总结纠偏,供谈论借鉴。
中高层管理者以疾病传播防控为借口,暂停了下沉猪场一线的工作,但不能躬身入局,何谈担当作为?在非瘟高发的关键时期,管理者绝不能远离战场遥控指挥,而是应该冲在第一线:
①防控战役切忌纸上谈兵,战场在一线,问题在一线,那答案也一定在一线;
②深入猪场,率先垂范,现场带教,人人理解,执行到位;
③下沉猪场切身体验设计的防控方案和流程是否存在不切实际的问题以及可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生物安全的防控方案要因场而异,因硬件而异,因人员而异,因模式而异(原种与二元母猪场,自养与放养育肥场),其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一次性完美的生物安全方案,要建设生物安全的纠偏能力,避免出现失误、一错再错。方案设计者要定期进入猪场对执行情况和落实效果进行评估,结合现场进行纠偏、优化及改进,最终防控方案才会更科学、有针对性、可操作、被正确地执行。
成本系统能力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
生猪养殖行业终究是一条成本竞争的赛道,养猪企业要持续发展和生存得很好,一定要具备降低成本的调控能力和系统能力,争取做到极致的成本。
关于降本策略的几个观点:
降本和增效应该是一体的,大多数场景是通过增效来达到降本的目的;
增加效率的核心因素是提升猪群生产成绩,多生、少死、快长、严控皆为目标;
降低成本≠降低投入,以降低生产效率、营养摄入、疫病体系等为代价的降本,是得不偿失的;
降本方案也是有失败风险的,要做好风险管理预案;
强猪先强种,母猪要自由,无论是对规模质量和产能弹性的把控,还是对育肥体系的生产效率,皆意义重大;
种猪场和育肥自养场:专业化能力+经营理念;
育肥放养场:选择能力+用心程度;
做可以控制的事情,不贪大,不投机取巧;
坚决停止没有贡献的一切行为;
以猪为本,让猪只体现出健康自然的状态,就是最佳的降本增效。
经营决策能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但管理≠经营,经营需要洞察力和决策力。这一点,从复盘2022年生猪产业可以看出来,过去四年一轮回的猪周期,在2022年的振幅相当于走完了一个周期。尤其对于外购仔猪育肥模式的企业,外购仔猪相当于买了五个月后到期的期货合约,这就需要对后市看得更远和透彻,具有较强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决策者和企业,可以快人一步,乘势而上,这点对经营结果至关重要。因很多的选择已经变成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战略上养猪人要跳出周期,要把养猪当成一项长期事业,坚守长期价值主义,而战术上对猪周期的预判和洞察,本质上不是依赖周期,而是抓机遇。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以更高的维度、更高的视角去看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洞察了本质之后,然后专注、踏实地在关键点上去发力,力求达到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
最后借用高全利常务副总裁发表文章提出的观点:“未来养殖行业的竞争,将是企业家智力、体力与毅力的竞赛,也是格局与眼界的较量,更是企业系统能力与核心团队实力的对抗。” 不畏浮云遮望眼,与君共勉!
生猪养殖是金沙贵宾战略探索业务,很荣幸能够融入其中,贡献力量,以上是我对养猪企业管理能力的几点思考,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拨云见日。